沉管隧道科普館開放日活動順利舉行
由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建築材料重點實驗室主辦的“創新驅動 你我同行”沉管隧道科普館開放日活動順利舉辦。
本次科普活動以沉管隧道科普館為著力點,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點亮孩子的科技夢,吸引了來自廣州市南武實驗中學、第五中學、育才小學、省實荔灣等10余所學校的近30名學生、家長參加。活動精心設置了參觀講解、動手實踐和互動問答三個環節,將知識普及與互動體驗相融合,拉進學生與沉管“超級工程”的距離,讓同學們在情景化的交互中體驗科技的魅力。
活動現場,工程師貼近青少年表達習慣和理解水平,以生活化的語言,生動講解沉管預製、運輸及安裝的知識原理,從世界沉管隧道的發展歷史到我國沉管隧道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如同鮮明畫卷在學生面前鋪展開來。現場放置鋼殼、鋼筋混凝土等不同材質的沉管模型供同學們親手觸摸,直觀瞭解不同材質沉管的性能和功用,體會沉管設計建造的工藝之美。介紹了我國大陸第一座沉管隧道——珠江隧道;世界最長、規模最大的鋼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隧道;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隧道等。
在互動體驗環節,現場特別佈置了水泥、粉煤灰、礦渣、碎石、PE纖維、減水劑等豐富多樣的建築原材料,邀請同學們親自參與“沉管預製”,進一步瞭解沉管隧道建設中混凝土“超級配方”是如何煉成的。在專業工程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饒有興趣地按照配合比計算各組分的重量,並進行稱量和配制探究,感受著幾種材料在自己手中經過奇妙的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成功配制形成混凝土的神奇歷程。
“原本乾巴巴的混凝土,加了‘神秘的水’攪拌之後,就開始出漿了,就像變魔術一樣。”廣州市第五中學的初二學生栗晨陽表示。工程師耐心解釋原理:“混凝土的強度與用水量成反比,用水量越少,混凝土的強度就越高了。同學們手中‘神秘的水’,就是咱們工程師特別設計的減水劑,這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能夠增加混凝土流動性的同時減少水的使用,如此一來,即便不加過多的水,混凝土也更加容易流動了,但強度並沒有損失。”體驗到了親手制配混凝土的樂趣,明白了原理,增長了對科學的認知和興趣,學生們開心的笑聲充盈著場館。活動也為同學贈送“沉管智造的秘密”科普立體書,立體書形式新穎,世界最大沉管智慧工程的“三大神器”——金雄輪(國內首艘具備定深平挖的大型精挖抓鬥船)、金建輪(環保鑿岩船)、捷龍輪(國內首艘深水深槽專用清淤船),在別出心裁的藝術設計下躍然紙上。
作為科研單位,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勇擔社會責任,以科普平台為科技文化傳播重要載體,積極開展面向大中小學生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有力推動科普資源開放共享及科技資源科普化,為傳播科技知識、展現科技魅力、弘揚科學精神貢獻力量。
中總向獲「社區消費大奬賞」現金獎幸運兒頒獎
為帶動社區消費循環,促進消費市場的信心,特區政府與澳門中華總商會於3月24日至6月1日期間合辦為期十周的「2025年社區消費大奬賞」大型促進消費活動。為增強活動的吸引力,中總贊助每周3份6,000元的現金獎,10期共18萬元,以及贊助30萬元作為終極大抽獎的現金獎。該活動於6月24日在中總會所何賢先...
2025年7月5日
美高梅跨界打造藝術研學新生態
今個暑假,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再度踏進媽閣塘片區,並由美高梅與澳門文化局攜手呈獻法國繪本大師塞吉‧布洛克的「線條魔法︰塞吉‧布洛克的繪本遊樂園」展覽。為呼應展覽的教育延伸與社區連結,美高梅特別於今天舉辦《藝術畫布‧研學彩筆》座談會,邀請來自內地及澳門的兒童繪本作家、童書出版人及澳門研學遊業界代表,圍繞...
2025年7月5日
文化局與本澳影視及舞台業界代表交流
為貫徹特區政府建設文化澳門及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政策,文化局持續和相關業界進行交流,瞭解行業發展情況與需求。日前在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的組織下,文化局與本澳影視製作及舞台製作業界代表進行交流,就行業發展進行深入的討論。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等出席會議。交...
2025年7月5日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2025」成果豐碩
由樂施會主辦的年度籌款活動「樂施米義賣大行動」自5月展開以來,於澳門舉辦一連串米檔義賣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熱烈響應。截至6月下旬,活動已舉辦37個米檔及路演,合共動員超過800名義工、並獲得各界別企業、學校及機構鼎力支持,共籌得款項超過澳門幣63.5萬元。活動續以「救氣候・撐小農」為主題,呼籲公眾關注...
2025年7月5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