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16条措施”實施一周年 孵化逾600港澳創業項目

隨著《支持服務港澳青年到珠海發展16條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一整年的深入實施,一套覆蓋創業全周期、服務全鏈條的支持體系已初步建成,珠海這片與港澳一橋相連的熱土正以日益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成為越來越多港澳青年逐夢大灣區的“第一站”。
《16條措施》分為4個部分,其中第一個就是“構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近年來,珠海構建起多層次的創業孵化體系,今年6月13日揭牌成立的港澳青年珠海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更是為港澳青年提供了從創業諮詢到落地實施的全流程服務。
目前,珠海市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增至6家,在孵港澳項目149個,累計孵化港澳項目608個,已帶動超9,000人次就業,形成了“百花爭豔春滿園”的繁榮景象。
如果說創新創業孵化格局的持續完善,為港澳青年提供了堅實的創業支撐,那麼金融服務體系的創新突破,則為港澳青年創業注入了源頭活水。目前,珠海基金三期創業投資基金已對接服務港澳青年創業企業7家,港澳居民跨境信用融資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港澳居民信用評價體系在探索中建立起來,港澳青年可以獲得有評級結果的“香港、澳門居民信用評價證書”,首批試點港澳居民代表已成功獲批內地銀行的信用貸款及信用卡。
通過項目孵化和金融服務的雙重保障,港澳青年展現出了蓬勃向上的創新活力。在”香港青年林梓暉的綠色能源項目實驗室裡,他正向參觀者演示最新成果:“我們的數據平台就像給能源行業裝上了‘智慧大腦’,能幫助企業優化能源決策。”他的合作夥伴林子揚補充道:“珠海為我們提供了完美的試驗場,這裡既背靠珠三角生產基地,又面向國際都市,讓我們的技術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高科技產業,港澳青年在珠海的創新創業還延伸至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市委統戰部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出台《珠海市港澳青年入鄉發展培育計劃行動方案》,推出了面向港澳青年入鄉創業創新的10大典型案例。
澳門青年孫振鴻的“濠機薈”有機農業項目就是其中一個案例。“珠海的農業扶持政策讓我們有信心發展現代農業,”孫振鴻指著他在三板村的種植基地說,該基地每月產出6噸無土栽培的有機蔬菜,24小時內就能送達澳門市場。
在珠海創業環境滋養他的時候,他也在默默“反哺”這座城市——三板村許多村民在他的農業基地獲得了就業機會,他們當中最小的22歲,最大的已經65歲。在這個以有機農業技術為支撐的基地裏,模組化、流程化的操作不需要專業的農業知識,簡單培訓就可以上手。
今年8月18日,珠海市港澳青年鄉創服務中心在斗門區掛牌成立,成為全省首個港澳青年入鄉創業平台,打造了全省港澳青年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示範性平台和創新性載體。這一舉措為港澳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路徑,進一步豐富了港澳青年在珠海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





澳媒吉林行程圓滿 收穫豐碩
10月31日,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一行結束7日行程返回澳門。參訪團團長、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大眾報社長胡根表示,是次訪問行程是一次生動的國情教育活動,認為澳門與吉林在文旅等領域合作交流前景廣闊。參訪團副團長、澳門日報副總編輯陸寶華表示,今次行程豐...
2025年11月1日
澳媒訪長春歷史文化街區 續瞭解吉林歷史變遷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10月31日上午參觀新民大街歷史建築群及吉林省近現代史展,通過實地探訪與史料學習,深入瞭解吉林地區的歷史變遷。 過程中,參訪團成員聆聽導遊講述關於建築風格、歷史背景的介紹,亦駐足於原偽滿司法部、經濟部等舊址前,感受那段特殊時期的社...
2025年11月1日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正式開幕
10月31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啓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服務貿易為主題的大型綜合性展會,本屆大會以「服務外包新引擎 數字貿易加速度」為主題,聚焦服務外包、數字貿易、跨境電商、高端咨詢、法律服務等前沿領域,來自全國27個省、直轄市和廣東省直部...
2025年10月31日
智慧電網精准保供電 “黑科技”護航十五運
第十五屆全運會開幕的腳步越來越近,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下稱「珠海供電局」)持續推動電力供應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協同發力,以電網為畫卷,在橫琴國際網球中心、戶外自行車賽場及對澳供電關鍵節點上,勾勒出一幅智慧保供電的生動圖景。從「電鴻」物聯繫統實時感知負荷動態,到衛星遙感技術全域巡檢電網「...
2025年10月31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