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西縣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啓動大規模築島回填施工

由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陽西縣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系統治理項目啓動大規模築島回填施工,標誌著該項目水工部分進入核心攻堅階段,為項目大規模推進按下"加速鍵"。
該項目位於陽西縣溪頭鎮東側海域灘塗上,是陽西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子項目。項目佔地面積402.66公頃。建設內容包括紅樹林保護修復工程及海堤生態化建設工程。其中紅樹林保護修復工程包括營造紅樹林面積298.26公頃,及水工部分的圍堰施工、築島回填、潮溝開挖等。
中交四航局陽西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副書記陳傑介紹,項目紅樹林營造工程區域分為 A、B、C、D、E等5個區,回填總方量325萬立方米、其中吹填土方量高達240萬立方米),開挖總量90萬立方米,需種植白骨壤、桐花樹、秋茄等苗木近380萬株,工程量大、施工面廣。且作業地點為臨海灘塗,作業時間受潮汐、不良天氣影響,還存在颱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因素,總體工期不可控因素較多,在年底前全部完工,各級關注度高,工期十分緊張。項目在2024年11月份中標以來,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克服各種困難,在半年時間內完成各類合法依規手續審批和施工圖設計等,為項目按時合法合規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避免因施工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通過對潮溝採用分段開挖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面積開挖,破壞紅樹林的自然排水系統,減少對紅樹林水文條件的干擾,在開挖過程中,還專題組織施工班組交底,注意避開紅樹林植物的根系,避免因根系受損導致植物死亡;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選擇安排在低潮位施工,避免在漲潮和退潮高峰期進行開挖,減少對紅樹林水文環境的干擾;吹砂填築過程中,合理控制吹砂設備的壓力,避免因壓力過大導致或一次性大面積吹砂填築對現狀紅樹林土壤結構造成破壞。
中交四航局陽西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總工凌永東介紹,為進一步提升紅樹林苗木種植成活率,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堅持科學、嚴謹的態度,提前派員前往廈門大學參加紅樹林保護與修復培訓,依託黃超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織技術攻關團隊就解決困難灘塗快速成島,傳統的紅樹林種植人力投入大、效率低等難題開展技術攻關。針對施工現場互花米草、滸苔對種植區域的影響等技術難題,邀請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等機構專家實地考察和指導,為紅樹林項目施工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步,中交四航局陽西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部將堅決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科學統籌施工進度,通過科學築島重塑潮間帶生境,階梯式島鏈設計構建生態防線,確保項目建設如期履約。
紅樹林濕地被譽為“海岸衛士”和“海洋綠肺”,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以及儲碳固碳,以及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和繁殖場所,提升區域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陽西縣是廣東省紅樹林濕地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推動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系統治理將有效改善陽西縣紅樹林濕地的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澳媒吉林行丨感知民族工業躍遷 重溫光影紅色記憶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今(30)日下午參觀紅旗長青廠區總裝車間及一汽紅旗文化展館,親身感受中國汽車工業的輝煌成就與深厚底蘊。在紅旗長青廠區總裝車間,參訪團成員被現代化生產線所震撼。車間內,機器人精準作業,工人有條不紊地協作。車間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車間內E...
2025年10月31日
澳媒吉林行丨探國寶級文物 尋白山松水文化根脈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今(30)日上午走進長春市吉林省博物院,通過參觀「白山松水的記憶-吉林省歷史文化陳列」四大主題展廳,共探白山松水文化根脈。 吉林省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十二萬餘件。其中,高句麗、渤海、遼金時期的文物以及中國歷代書法繪...
2025年10月31日
「2025荷蘭園巡禮」11月1日啟動
「2025荷蘭園巡禮」活動將於由11月1日至11月30日,於荷蘭園、雀仔園、望德堂區一帶舉辦一系列活動。主辦單位10月30日下午在瘋堂10號創意園花園舉辦記者招待會,介紹活動詳情。 記者招待會上,主辦單位於宣佈2025年度「周遊列澳」社區旅遊資助計劃「2025荷蘭園巡禮」活動將於11月1日啟動。活動...
2025年10月31日
2025青海—澳門經貿交流合作舉行 簽約6.7億共繪發展新藍圖
10月28日,以「共用發展機遇 深化青澳合作」為主題的2025青海—澳門經貿交流合作推介會在澳門舉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港澳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加強青澳兩地優勢資源精准對接,拓展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全...
2025年10月30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