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菁彩說」第四十六期活動圓滿舉辦

有線圖文新聞 / 深合區快訊

發佈於 2025年4月17日 上午 10:28

有線圖文新聞 / 深合區快訊

「橫琴菁彩說」第四十六期活動圓滿舉辦

4月15日,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主辦、珠海大橫琴發展有限公司承辦、聖若瑟大學(橫琴)中葡產業發展中心支持的第四十六期「橫琴·菁彩說」活動,在橫琴三一南方總部大樓舉辦。活動特邀澳門著名建築師、藝術家馬若龍(Carlos Marreiros)作為主講嘉賓,為近百名琴澳兩地青年人才、高校師生及企業代表帶來了一場關於文化認同與雙城共融的精彩分享與深度對話。
 
中西融合理念,解鎖文化共生密碼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馬若龍設計的、以「玉兔宮燈」為造型的澳門館,驚艷世界,而如今,他參與設計的橫琴勵駿龐都廣場也成為琴澳融合的深合區地標性建築。
 
「建築會老去,但文化的精神永遠鮮活。」馬若龍在主題分享中,以「玉兔宮燈」這一經典作品為引,巧妙串聯起澳門與橫琴的文化脈絡。「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而建築是文化的容器。」馬若龍結合自身跨界的藝術實踐經驗,講述如何在設計中平衡中葡文化元素,並賦予建築「生命」,與觀眾「對話」。他提到,澳門科學館建築外形的流線型結構象徵著東西方思維的碰撞;橫琴勵駿龐都廣場建築設計融合了歐式風格與嶺南騎馬元素,象徵著琴澳「雙城」在空間與精神上的交融。
 
青年對話平台,共拓融合發展機遇
 
互動環節中,澳門聖若瑟大學高管培訓及持續進修處葉子恆提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未來,青少年如何參與橫澳聯動發展。
 
馬若龍回應時指出,深合區聚焦居民交流互動「心聯通」,橫澳平台推動中葡青年交流,促進琴澳兩地社會民生融合,是橫澳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
 
期後,橫琴琴澳兩地青年圍繞「文化IP開發」「藝術賦能城市更新」等主題展開自由交流,來自澳門聖若瑟大學的林同學表示:「馬若龍老師的故事讓我看到,藝術不僅是表達,更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未來我也想參與深合區的文創項目當中,用設計連接兩地。」
 
一位澳門創業家提問道,如何在文化融合中避免同質化?馬若龍以威尼斯雙年展上的裝置藝術作品為例,強調差異是創意的源泉,他分享說:「就像澳門的葡式碎石路與橫琴的現代街區並存,真正的融合不是消除差異,而是讓差異成為互補的養分。」
 
主辦方表示,深合區是澳門青年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第一窗」、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座橋」,積極鼓勵支持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深合區開展澳門青年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深合區民生事務局表示,將持續深化政策落地與青年交流,依托「橫琴‧菁彩說」平台,持續為琴澳青年搭建跨界對話的橋樑,共同探索未來發展的新機會與新路徑,為促進琴澳深度融合貢獻青春力量。

更多相關

「澳門會展嘉許獎2025」即日起接受報名

為激勵及嘉許業界的努力及貢獻,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主辦的「澳門會展嘉許獎」自2015年起首屆舉辦,已成功舉辦了九屆,今年邁向十周年里程。為豐富澳琴聯動內涵,今屆嘉許獎共設置八大獎項,在往屆的品牌展覽獎、品牌會議獎、創新展覽獎、會議競投獎、原創會展獎、創意盛事獎、會展優質服務獎等七大獎項基礎上,增設澳...

2025年9月18日

珠“16条措施”實施一周年 孵化逾600港澳創業項目

隨著《支持服務港澳青年到珠海發展16條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一整年的深入實施,一套覆蓋創業全周期、服務全鏈條的支持體系已初步建成,珠海這片與港澳一橋相連的熱土正以日益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成為越來越多港澳青年逐夢大灣區的「第一站」。《16條措施》分為4個部分,其中第一個就是「構建港澳青年創新...

2025年9月18日

澳大舉辦國際晚會促文化交流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部舉辦「2025年國際交流晚會」,吸引來自全球45個國家超過250名學生參與,與老師一同就海外學習的實用資訊與經驗進行了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場面溫馨熱鬧。澳大副校長馬許願(Rui Martins)致辭表示,澳大始終將國際化視為核心發展策略,近年不斷擴大國際招生的版圖,拓展全球合作網絡,...

2025年9月17日

大西洋銀行訪中小企聯盟 共商利息補貼助企業發展

9月12日下午,大西洋銀行執行董事杜琪新、社區銀行服務主管陳懷亮、中小企業主管PAULO SERODIO及企業銀行業務主管謝潤光等一行9人到訪澳門中小企業發展聯盟,獲該會會長葉紹文、副會長黃義滿、大律師李秉鴻、副理事長廖權輝、何松蔭、麥成長、甄志鋒等代表接待,雙方就今年澳門政府出台的《2025年中小...

2025年9月17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