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藥機制與質量高級研修班澳大開班
由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主辦,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承辦,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協辦的“2025年中藥機制與質量高級研修班”27日在澳大舉行開班儀式。研修班旨在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與國際拓展。
澳門特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在開班儀式上表示,研修班的舉辦充分展現了澳門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堅定決心。是次研修班匯聚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共同交流中藥科研、質量控制與產業化的最新成果。澳門依托科研技術優勢,積極促進中醫藥在國際舞台的交流與合作,致力推動中藥的全球化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合作平台,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注入新動力。
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港澳台處處長管海波強調,在成功舉辦十一屆研修班的基礎上,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共同謀劃、精心設計,通過進一步拓寬主題領域、豐富課程設計、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加強產學研聯動途徑,致力將研修班打造為內地、澳門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葡語系國家間中醫藥領域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共享、建言獻策、互聯互通的開放式平台。他期望學員能做中醫藥科技合作的參與者、中醫藥創新的先鋒者和中醫藥國際化的傳播者,通過搭建中醫藥產學研合作國際網絡,共同制訂技術標準、培養頂尖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澳大副校長葛偉指出,澳大近年在教育、科研和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在中醫藥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化方面,已建立了完善的科研體系和產學研合作平台,為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了堅實基礎。是次研修班緊扣中藥發展新趨勢,內容涵蓋中藥作用機制、前沿技術應用和國際合作戰略,旨在促使學員全面了解行業最新動態。他亦期望學員在交流中不僅提升專業水準,也能開拓合作新局,共同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舞台。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處長李蘇寧發表了“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的管理實踐與思考”專題報告。
是次研修班共招收48名學員。除來自內地、澳門、東南亞地區的學員外,研修班更首次招收來自巴西和葡萄牙的學員。師資方面,除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資深導師外,還特邀澳門特區政府藥物監督管理局專家、美國加州大學知名學者等。課程設置兼具深度與廣度,不僅系統講授中藥作用機制研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中藥研發中的創新應用,還重點解析中藥在全球主要市場的註冊監管政策。研修期間,學員將赴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及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展實地考察與交流,全面了解澳門中醫藥科技創新生態。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二級調研員劉玉慧、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祖榮、澳門特區政府藥物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世恩、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姜志宏、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松、衛生局代表兼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主任莫蕙、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兼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主任陳新、西太區草藥監管協調論壇永久秘書處秘書長李紹平等亦出席開班儀式。
工聯總會獲授「全球微粵曲教學點」 助推灣區文化全球傳播
為推動微粵曲文化由大灣區傳播到世界各地,「全球微粵曲大賽優秀作品教學點」授牌儀式於2025年7月25日上午假澳門工聯筷子基家庭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澳門工聯總會獲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授權,成為澳門地區推廣微粵曲的教學基地。活動由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澳門工會聯合...
2025年7月25日
澳蘇中學生交流營赴南京學習參訪
7月24日,「澳蘇中學生陽光成長」2025年文化交流營一行,轉赴南京展開新一輪學習參訪,先後走訪南京大學、夫子廟及中國科舉博物館,了解農業科研現況及歷史文化。 參訪當日,交流營一行先到南京大學聆聽由環境學院教授劉蓓蓓主持的「農業的氣候適應與環境可持續性」講座,講座聚焦糧食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平衡、農業氣...
2025年7月25日
澳蘇中學生交流營走訪常熟及蘇州
「澳蘇中學生陽光成長」二○二五年文化交流營一行,7月23日繼續走訪常熟,先後參訪常熟高新區、常熟博物館、翁同龢紀念館、方塔公園、方塔街、仲雍墓與言子墓等地點。同日,隨團嘉賓亦前往蘇州進行深度參訪。 走訪當日上午,交流營全體成員前往常熟高新區開展科技主題參訪。在常熟高新區創新創業展示中心,同學們通過圖...
2025年7月24日
澳蘇中學生交流營舉行開營儀式
由澳門江蘇聯誼會及江蘇省海外聯誼會主辦、何泉記慈善會資助的「澳蘇中學生陽光成長」二○二五年文化交流營,7月22日上午九時半假常熟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開營儀式。 江蘇省委統戰部港澳台工作處處長張志中,蘇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燕紅,常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周曉,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鄧兵,江...
2025年7月23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