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小城人文景致變遷 十一月“記憶沙龍”座無虛席

有線圖文新聞 / 本地資訊

發佈於 2024年11月11日 下午 4:23

有線圖文新聞 / 本地資訊

細看小城人文景致變遷 十一月“記憶沙龍”座無虛席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記憶沙龍”十一月公眾講座分別於週六、日(9及10日)在澳門基金會教科文中心及利瑪竇中學順利舉行,兩場沙龍分別以“Searching for Macau”及“時光倒流70年──那些茨林圍的人與事”為題,從光影和口述歷史視角,細看小城人文景致變遷,探索澳門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之美。
 
首場沙龍由葡籍攝影師Jorge Veiga Alves主講“Searching for Macau”,他與聽眾分享了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至90年代初他在澳門工作的經歷,以及如何將膠片相片轉換為數碼相片的過程。講座中他從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模式面貌視角,透過相片展現了80年代與回歸後澳門的不同景象,並從景物中探尋澳門的中西文化特色,他指,這些具有時代特徵的照片在網絡上分享後,得到澳門本地居民的關注和評論,令他倍感欣慰。他憶起每當拍攝街頭人物和風景時,被攝者的友好和寬容的態度令他難忘。講座期間多位聽眾積極提問,氣氛熱絡。
 
第二場沙龍“時光倒流70年──那些茨林圍的人與事”由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理事長陳婷婷主講。圍和里是澳門華人的傳統街區,位於大三巴後方的茨林圍是全澳最大及最後一個圍村,是昔日聖保祿學院的一部分。講者從茨林圍口述歷史研究出發,加深大眾對澳門圍里文化的認知,以衣食住行,玩樂、節慶及工作為切入點,帶領與會者層層探索茨林圍的昔日社區風貌和文化內涵,並思考圍里保育的議題。講座結合導賞活動,參加者穿梭於茨林圍古井、古樹、古圍牆和磚瓦之間,由資深居民口述70年來發展變化,回顧昔日茨林圍生活的風俗民情,感受圍村承載的老澳門人情味。
 
澳門基金會多年來持續組織本澳文史工作者走進校園及社區舉辦“記憶沙龍”,至今已舉辦114場校園專場、3場大學專場、41場市民公開場及3場社服機構特別場講座,合共161場累計近13,600多人次參與,成為了解澳門歷史文化的品牌活動。下月將繼續推出別具特色的記憶沙龍講座,有興趣的市民請留意“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www.macaumemory.mo) 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 (ID:MacauMemoryFM),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

更多相關

珠海市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萬山區桂山島舉行

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萬山區桂山島隆重舉行。本次活動首次深度融合海洋牧場、海島旅遊與農耕文化,打造了一場集成果展示、文化展演、美食品鑒、港澳創新創業於一體的全民豐收嘉年華,全方位展現了珠海「三農」工作及「百千萬工程」的豐碩成果,搭建起促進城鄉融合、弘揚農耕...

2025年10月11日

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體育代表團授旗儀式舉行

10月11日下午,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體育代表團授旗儀式在望廈體育中心舉行,行政長官岑浩輝、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等一眾嘉賓出席,並向運動員代表頒授區旗,同場並舉行澳門賽區志願者誓師大會。岑浩輝致辭時表示,今屆全運會及殘特奧會是國家最高水平的體壇盛事,亦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體育盛會,更是粵港澳...

2025年10月11日

「愛眼行動2025」正式啟動

10月9日下午,澳門奧比斯「愛眼行動2025」啟動儀式於澳門科學館天文館舉行。同場亦舉行由澳門天文學會與「怡情樂聚」樂隊特別呈獻的《星空慈善音樂會》,並邀請到有澳門鼓王之稱的 Zito Estorninho 先生參與演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融合音樂、天文與視覺感知的難忘體驗。 啟動儀式由澳門奧比斯籌募發...

2025年10月10日

螞蟻銀行(澳門)首家自助網點開幕

10月10日,螞蟻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螞蟻銀行(澳門)」〕首家24小時自助網點於誠豐商業中心地鋪舉行開幕儀式。該網點以「全天候自助便捷服務」為核心,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加靈活、高效且舒適的金融服務體驗,標誌著螞蟻銀行(澳門)在數字金融線上服務基礎上,全面拓展線下服務,實現金融服務能力的立體...

2025年10月10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