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指南》正式發佈
由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主編單位編寫的國際首部專業指南《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指南》(《RILEM recommendation from TC 289-DCM: guideline for designing and operating long-term marine exposure sites》)在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簡稱“RILEM”)官方網站以及外文SCIE期刊正式發佈。該指南針對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的設計與運行問題,規定了關鍵技術要求,填補了國際關於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系統性研究空白。
《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指南》是由中交四航研究院主導的優勢資源互補和協同創新機制下,聯合清華大學、瑞典查爾莫斯大學、丹麥理工學院、英國卡迪夫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14家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的50多名資深委員會成員,歷時5年的聯合攻關,編寫的國際首部海洋工程材料暴露試驗領域的指導性檔。該指南針對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的設計與運行問題,規定了關鍵技術要求,改變了國際上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缺少系統性指引的現狀,對於推動全球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建築市場的競爭力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根據《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指南》建設的野外觀測研究基地,能夠為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鋼結構腐蝕規律、工程耐久性維護等研究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在交通運輸部領導下,中交四航研究院依託《指南》,以廣東湛江海洋基礎設施長期性能交通運輸行業野外觀測基地為中心,聯合天津、山東日照、寧波舟山、福建福州、廣州南沙等代表我國沿海地區典型海洋環境的野外觀測研究站組建觀測研究網,成為引領我國海洋環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發展的重要依託。
中交四航研究院長期深耕於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領域,歷史淵源悠久,專業積澱深厚。上世紀80年代,國內很多建成不滿30年的海港碼頭陸續出現嚴重的腐蝕問題,引起了交通部的高度重視。借鑒國外先進的暴露試驗實踐經驗,交通部牽頭在我國多個海域建立了工程材料暴露試驗站,其中廣東湛江暴露試驗站於1986年投入使用,由中交四航研究院負責運行與管理。研究院耐久性團隊以暴露試驗站為依託,不斷推進科技攻關,進一步完善混凝土耐久性技術,於1996年深圳鹽田港碼頭二期工程中,成功開發大摻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在國內率先應用於海港碼頭施工,並於2007年獲批交通運輸部水工構造物耐久性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30多年來,四航研究院耐久性團隊先後往海水裏放入100多種、6000多組暴露試件,獲得了十餘萬組現場試驗數據,為提高我國重大工程耐久性設計和水運工程結構耐久性技術水準以及編寫《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站設計與運行指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港珠澳大橋耐久性研究中,四航研究院耐久性團隊利用獲得的試驗數據,在港珠澳大橋耐久性設計中大放異彩,為港珠澳大橋120年設計使用壽命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也成功應用於深中通道、舟岱大橋等沿海交通基礎設施中。
經過多年耕耘,中交四航研究院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國家、地方重大工程建設的能力和水準不斷提升,積極參與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在海內外重點工程專案的推廣和應用,取得的研究成果成功推廣應用於中交集團承建的175個海外港口工程、27個橋樑專案中,助力我國工程裝備、技術、人才及標準“走出去”,提高了我國工程材料耐久性領域的國際地位。未來,中交四航研究院還將承接廣西交通運輸廳科研平臺科技成果推廣專案,將建成集海洋工程結構和材料自然暴露試驗數據觀測、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與諮詢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廣西交通運輸行業北部灣海洋環境結構材料耐久性野外科學觀測站,為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地區海洋工程結構和材料的耐久性設計與維護提供重要試驗數據,以豐富、精准、可靠的實驗數據有效服務北部灣地區海洋環境下耐久性相關標準制定,為“龍門跨海大橋”、“大風江大橋”、“北部灣海港碼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專案提供科學依據和關鍵技術支撐,有力賦能國家“一帶一路”重大發展戰略實施。
“我們四航研究院耐久性團隊的使命不僅是填補國際關於海洋長期暴露試驗系統性研究空白,更是為了在海洋工程領域樹立中國標杆,為全球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水工構造物耐久性技術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主任範志宏說道。
「澳門會展嘉許獎2025」即日起接受報名
為激勵及嘉許業界的努力及貢獻,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主辦的「澳門會展嘉許獎」自2015年起首屆舉辦,已成功舉辦了九屆,今年邁向十周年里程。為豐富澳琴聯動內涵,今屆嘉許獎共設置八大獎項,在往屆的品牌展覽獎、品牌會議獎、創新展覽獎、會議競投獎、原創會展獎、創意盛事獎、會展優質服務獎等七大獎項基礎上,增設澳...
2025年9月18日
珠“16条措施”實施一周年 孵化逾600港澳創業項目
隨著《支持服務港澳青年到珠海發展16條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一整年的深入實施,一套覆蓋創業全周期、服務全鏈條的支持體系已初步建成,珠海這片與港澳一橋相連的熱土正以日益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成為越來越多港澳青年逐夢大灣區的「第一站」。《16條措施》分為4個部分,其中第一個就是「構建港澳青年創新...
2025年9月18日
澳大舉辦國際晚會促文化交流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部舉辦「2025年國際交流晚會」,吸引來自全球45個國家超過250名學生參與,與老師一同就海外學習的實用資訊與經驗進行了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場面溫馨熱鬧。澳大副校長馬許願(Rui Martins)致辭表示,澳大始終將國際化視為核心發展策略,近年不斷擴大國際招生的版圖,拓展全球合作網絡,...
2025年9月17日
大西洋銀行訪中小企聯盟 共商利息補貼助企業發展
9月12日下午,大西洋銀行執行董事杜琪新、社區銀行服務主管陳懷亮、中小企業主管PAULO SERODIO及企業銀行業務主管謝潤光等一行9人到訪澳門中小企業發展聯盟,獲該會會長葉紹文、副會長黃義滿、大律師李秉鴻、副理事長廖權輝、何松蔭、麥成長、甄志鋒等代表接待,雙方就今年澳門政府出台的《2025年中小...
2025年9月17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