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協步行系統調查:七成青年指高溫多雨減徒步意願

有線圖文新聞 / 本地資訊

發佈於 2024年7月16日 下午 2:53

有線圖文新聞 / 本地資訊

新青協步行系統調查:七成青年指高溫多雨減徒步意願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7月16日發布“澳門步行系統調查研究”結果。新青協副理事長施冠雄表示,五成七受訪青年滿意澳門現有的步行系統,超過七成青年表示澳門炎熱多雨的天氣降低了他們徒步出行的意願,七成四的受訪青年能接受20分鐘或更長的步行時間。綜合研究數據,協會提出五項政策建議,包括打造兼具安全性、便捷性、可達性、友好性的“20分鐘舒適步行圈”,在大型步行系統引入降温裝置,完善“步行 + 公交”出行模式等。
 
發布會上午11時在新青協青年中心舉行,由施冠雄,副理事長古慶祥和研究小組成員李君豪、雷振宇和廖潤賢主持,研究獲澳門基金會資助。調查團隊表示,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綠色出行,為了解青年對本澳步行系統的觀感和看法,新青協在今年5月和6月以街頭隨機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了769名年齡介於18至44歲、通常居所住於澳門的青年。同時,協會組織了青年多次實地調研澳門半島和離島區的步行系統及其配套設施,進一步收集青年用家的意見。
 
調查發現,六成三(62.9%)受訪青年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其中,三成三(32.6%)受訪者主要選擇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也有約三成(30.3%)的青年以步行作為日常主要出行方式。結果顯示,受訪青年平均能夠接受的徒步出行時間為29分鐘,七成四(74.3%)受訪青年能夠接受20分鐘或更長的步行時間。經統計檢定,女性、居住在澳門半島和育有子女的受訪青年,願意接受的步行時間較長。
 
研究團隊指出,澳門夏天高溫多雨,分別有七成四(74.0%)和七成八(77.9%)的受訪青年表示,高溫天氣和下雨天會減少他們徒步出行的意願。對於本澳目前的步行系統,五成七受訪青年明確表示滿意,更普遍認同目前步行系統整潔衛生。電梯(包括升降機和扶手電梯)、防滑地面和上蓋是青年最看重的步行系統配套設施,分別獲四成九(48.5%)、三成二(32.2%)和兩成七(27.0%)的受訪青年選擇。六成(60.0%)受訪青年認為本澳的步行系統應與巴士站及的士站等公共交通站點連接。
 
根據街頭問卷調查和實地研究所得,新青協提出五點主要政策建議:一是在規劃建設步行系統時,以20分鐘的步行距離為基礎,以人為本打造兼具安全性、便捷性、可達性、友好性的“二十分鐘舒適步行圈”;二是在大型步行系統引入降溫裝置,參考其他高溫多雨地區的經驗,在步行系統加裝噴霧降溫系統,或在主要節點設置流動式噴霧風扇,減輕市民在酷熱天氣下的步行負擔;三是檢視現時及確保未來規劃興建的步行系統能遮陽,可擋雨,實現全天候出行;四是完善“步行 + 公交”出行模式,建議步行系統的主要出入口連通大型巴士轉乘站、輕軌站等主要公共交通站點,為綠色出行創造更多誘因;五是用好步行系統,將步行系統打造成新型藝文空間,化身藝術長廊,作為展示澳門歷史、文化、藝術的空間。

更多相關

旅遊局勞動節假期持續執行巡查工作

內地「五‧一」勞動節假期已展開,旅遊局期間持續執行巡查工作,打擊違規行為,確保行業運作順暢,保障旅客權益,努力維護澳門旅遊城市形象。節假巡查 維護澳門旅遊城市形象 旅遊局在假期前亦已聯同跨部門包括治安警察局、消防局、勞工事務局、消費者委員會及海關等部門展開聯合巡查。勞動節假期伊始,路氹澳各區旅遊景點...

2025年5月2日

「銀河娛樂澳門城市文化嘉年華」啟動 助推大灣區文體旅產業聯動

由銀河娛樂集團冠名贊助,澳門國際盛事促進會主辦的「銀河娛樂澳門城市文化嘉年華」將於5月24日至25日荔枝碗船廠片區舉行。活動以「文化+社區+體育」融合模式,挖掘歷史街區文化並聯動本地中小企,推動社區經濟活化。其中,世界定向 PWT 國際邀請賽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中國澳門站)將首次落戶澳門,匯聚世界...

2025年4月29日

“徒步旅遊熱潮暨徒步熊貓IP發佈會”舉辦

4月26日傍晚,「徒步旅遊熱潮暨徒步熊貓IP發佈會」於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館舉行。此活動由澳門網絡傳播協會主辦、澳門美食同業聯合商會合辦,政府代表、行業領袖與媒體齊聚,共啟澳門文旅新篇。 發佈會上,澳門網絡傳播協會會長區世源表示,該會今次選擇City Walk作為主題,並以活化舊區作為目標,希望通過...

2025年4月28日

第四屆ArtBiz Asia 論壇隆重回歸

由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主辦,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博覽會聯合主辦,第四屆ArtBiz Asia將於5月9日假澳門新濠天地摩珀斯酒店藝賞23舉行。作為亞洲獨一無二的綜合度假休閒產業藝術商業平台,本年活動以「東亞藝文新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藝術對綜合度假村及其他相關產業的深遠影響,為具前瞻性的藝術家...

2025年4月28日

登記成為澳門有線電線用戶

觀看世界各地約100多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